承認你遇到了危機,以建立公眾信任度,然后,應用公眾信任度,建立評判你的形象的標準,并讓其他人認同。正因為同樣的消息,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所以,面對一個不利自己形象的壞消息,你要迅速地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評判標準,并力爭把這個標準推銷給其他人。
比如香港演藝界大哥成龍,一直是標準好男人形像,突然爆出私生女丑聞,于是立刻承認,并順勢用男人天生的劣根性這樣似是而非的標準模糊自己的個人作風問題。雖然對廣大男人未免不公,但也頗能自圓其說。他再表示要盡一個男人和父親的責任,輿論也就不好追打落水狗。風頭一過,其好男人形像依舊熠熠生輝。
變換概念,轉移公眾注意焦點,也是有效的方法。
小王擔任總經理助理,一次跟同事們喝酒,酒后吐真言:“老板說我是朝三暮四的猴子頭。”意指老板推行的新獎金分配計劃不公,而此前老板一直強調方案公平合理,比舊方案更好。第二天酒醒,小王知道自己惹了大禍,老板一定知道了他的酒話,辭退書恐怕已經擺在案頭。當他戰戰兢兢地走進公司,老板當著眾人的面把他叫進辦公室,大罵他是一個智商低下的混蛋,根本不懂成語,滾回家去好好讀讀小學課本。走出辦公室,小王似乎過度緊張,絆了一下,險些摔倒。他對豎長了耳朵的同事們說:“我就像是偷吃王母娘娘仙桃的孫猴子,活該老板罵我是個朝三暮四的猴子頭。”同事們不禁捂嘴偷笑,一場風波就此平息。只有小王明白,老板與他合演了一場戲,成功地把獎金方案是否公平,變成一個不懂事的小伙子胡言亂語自作聰明,受到老板小小的懲罰。大家的注意力,也由獎金方案轉移到小王這個“開心果”上。
擴張內涵或上綱上線,將自己的不利轉化對一批人甚至是老板的不利,同盟軍為自保不得不救你,是更厲害的方法。這樣的事例,無論是中國古代史還是當代史,都屢見不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