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許家印,中國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
2018年12月9日,根據(jù)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許家印憑借367億美元的財富,超越馬云和馬化騰,再次榮登中國首富的寶座。而成功的光環(huán)背后,是許家印如狂人般的勤奮努力。
一、艱苦歲月
“個人經(jīng)歷很簡單,但過程很艱難”,這是許家印對自己的總結。一歲喪母、家境貧寒、發(fā)霉的饅頭和地瓜餅,這些構成了他悲慘的童年。
但是“人窮志不窮”,許家印一直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努力學習,順利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
在舞鋼,許家印從技術員做起,深入一線,天天鉆到鋼板縫里研究流程。憑借努力,他很快就晉升為車間主任。做車間主任期間,他從未請過一天假,甚至大年三十都跑去車間。
之后,遇到上升瓶頸的許家印決定離開舞鋼,進入深圳中達集團工作。這個期間,許家印成功執(zhí)行了第一個房地產(chǎn)項目“珠島花園”。
當時,廣州流行大戶型房子,而許家印卻逆勢而為,珠島花園第一期房子全做小戶型,沒想到一經(jīng)推出就銷量火爆,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可是立下戰(zhàn)功的許家印當時月薪只有三千,與老板協(xié)商漲薪無果后,他決定自立門戶。
二、創(chuàng)立恒大
1996年,許家印創(chuàng)立恒大,進軍房地產(chǎn)領域。當時,公司一窮二白,資金短缺,許家印努力“用最少的錢拿更多的地。”
經(jīng)過嚴密的調(diào)研,他將目標鎖定為原廣州農(nóng)藥廠這個地塊。這個地塊位置偏僻,房產(chǎn)開發(fā)商普遍不看好,但是許家印卻始終堅持,才有了后來著名的“金碧花園”。
他先是憑借過人的商務談判技能,從銀行拿到貸款,支付了首期土地使用金;隨后迅速破土動工,如法炮制珠島花園的小戶型模式,以便薄利多銷、快速回籠資金。
為了加快開發(fā)進度,許家印和團隊成員廢寢忘食地工作。金碧花園推出后,很快就被一搶而空,回款近億元,許家印由此一戰(zhàn)成名。“金碧花園的實踐讓我明白,無論何時都是‘現(xiàn)金為王’。”
之后,許家印帶領恒大高速奔跑,一路披荊斬棘,風雨無阻,直至成為市值千億的全球第一房企,而他本人也屢次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
然而,成功的光環(huán)背后,是許家印如狂人般的勤奮努力。
三、不懈奮斗
作為恒大的掌舵者,許家印勤奮刻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一周有90多個小時在工作,至今仍保持著每天工作到凌晨的習慣。
“我沒有亂花錢的習慣,經(jīng)常在辦公室吃盒飯。經(jīng)常深更半夜開會,一開就是一個通宵,如果真餓了,就讓家里給我送個饅頭,或者捎個湯、面過來。”
恒大總裁夏海均到公司第一天,就被許家印拉著開會開到晚上十一點半。夏海均以為這應該是偶然一次,后來才發(fā)現(xiàn)開會到凌晨兩三點才是常態(tài)。
在許家印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帶動下,恒大的一大批中高層都成了工作狂。越是管理層級別的,加班時間越長。
在企業(yè)管理方面,許家印堅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會寫進管理條文當中。“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正是憑借這種不懈奮斗的精神,許家印實現(xiàn)了從窮小子到中國首富的跨越。他說,“離開它(勤奮),我什么也做不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