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第一季結束了,樊勝美的性格和經歷槽點最多,引發的爭議也最多。
她情商極高,渴望嫁個有錢人,不想和只租得起寶馬的王柏川一起奮斗。她愛慕虛榮招人罵招人恨,但在她身后,是重男輕女的家庭氛圍、不斷索求的家人。所以,她又最讓人心疼。家庭不僅不能給她帶來很好的起跑線,反而給她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相比之下,在福利院長大的安迪雖然也經歷過貧窮,但后來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后出任華爾街投資公司高管。
現實生活中,雖不至于背負樊勝美那樣離譜的原生家庭,但普通的出生背景才是大多數人的宿命。你有沒有想過,出生普通的樊勝美們有可能跑到跟安迪一樣的終點嗎?
-1-
成功不是百米跑
而是接力賽
巴菲特指出,盡管沒有繼承父母的遺產,但自己在童年時期各方面的條件已經十分優越:家庭環境好、父母風趣且有才智、在好的學校上學……與家庭出身好的人較量,猶如龜兔賽跑?,F實中的龜兔賽跑往往還是幾代人的接力賽,你的起跑線,是由你的父輩甚至祖先所決定的。
哈佛公開課《Justice》第八課《公平的起點是什么》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幸運的家庭環境。”
通過調查英美中日等國的數據與案例,美國經濟學家Clark在他的著作《TheSonAlsoRises(二代崛起)》里提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及收入與祖輩之間的相關性約為0.75。通俗來說,就是你賺的一塊錢里面,有七毛跟你的父輩相關。
2015年,杭州女孩郭某被哈佛錄取。多項奧數獎項,計算機水平堪比美國程序員,五門預科考試滿分,顏值高,還會辯論、帆船、滑雪等技能,被面試官稱為見過“最完美的學生”,網友們也紛紛稱贊。
然而沒多久,輿論突然反轉,網友開扒她的家境,發現她是某著名公司董事長的女兒,已經拿了美國國籍,父母均是MIT畢業。家境仿佛成為了她的原罪,輿論從羨慕,轉向了嫉妒與恨。
家境好的人,人生往往是一道多選題,而我們面對的往往是“迫選題”。郭姓女孩可以選擇做一個滑雪運動員、一個程序員,甚至選擇什么都不做坐享財富,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無法選擇,毫無退路。
-2-
如果兔子不偷懶
烏龜要怎么跑贏?
經濟學里面有一個概念叫“馬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家境好的人,擁有的財富、地位、人脈、教育等資源也更多。他們可以用更多的籌碼去置換自己想要的資源,實現目標。
如果單論金錢,投資財富的積累有如滾雪球,同樣的速度下,大雪球體積增長得更快。如果沒有碰上暴富的機遇,窮人往往只能掌握小雪球。
疲于生存的人也沒有時間思考生活與未來,這樣只會導致惡性循環。樊勝美在大城市掙扎,耗費了她的大量精力,本來就不多的收入要應付房租,供養父母,偶爾幫哥哥還債。她沒有時間深入思考人生規劃,所以,盡管聰明,她能想到的解決方案也只能是——嫁個有錢人,而從來沒有想過通過提升自身來實現成功的人生。
香港一個叫做《窮富翁大作戰》的紀錄片,很好地印證了這個觀點。受邀的主人公不乏社會公認的精英階層的成功人士,他們被安排到奶茶店店員、清潔工等底層崗位,獲得的報酬用于支撐自己的吃喝用住。
一開始,不少人都相信憑借自己的才智與毅力可以突破眼前的困境。然而,長時間低時薪的工作,惡劣的居住環境,入不敷出的生活,讓他們焦頭爛額。他們坦言,生活“像齒輪一樣運轉”“看不到明天”。
正如我們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繼承自己的財富與地位,社會也期待看到青出于藍,這也鼓勵了強者愈強。
看看美國總統歷史上的各種家族:“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魯大學校友,兩位羅斯??偨y都是畢業于哈佛大學,精英意識、教育、人脈等,父傳子,子再傳子。2000年,小布什在競選的時候就曾開玩笑:“我繼承了我父親一半的朋友。”
而選民呢?美國人認為人生而平等,主張公平地看待總統候選人二代。但是,選總統時容易陷入的邏輯是:好比在超市買商品,與其嘗試一個從來沒聽過的新牌子,還不如選擇一個老資格的“名牌”來得穩妥!
-3-
贏在起跑線上
一定會成功嗎?
當然,贏在起跑線是父輩給予的饋贈,但是成不成器還得看個人。帶著家境或者童年天才的光環,長大后不過爾爾甚至作奸犯科的例子也是存在的。“我爸是李剛”等系列“實力坑爹”的富二代和官二代花樣作死事件,還是不斷在刷新我們的三觀。
早早地站在優勢起跑線的他們,卻并沒有如期走向成功的終點。
-4-
真正的接力棒是思想
而不是金錢與地位
擁有優越的家庭環境或是贏在起跑線的童年,或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與資源。但在人生的接力長跑中,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決勝的關鍵是思想。
當父母都忙于生計,不僅可能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夫妻間的爭吵、陋習,也會影響孩子對于人際關系、協作、幸福、成功等人生命題的認知。哈佛大學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資源稀缺的模式中,會培養出“稀缺頭腦模式”,導致判斷力下降。
一個像樊勝美一樣,為了生計忙碌的人,腦部沒有足夠的“帶寬”去思考人生規劃,更消耗了學習與再學習的意愿,以及復雜、專業思考的能力。長期處于被壓榨的底層,又何來領導力的訓練呢?
家境的天花板,往往還伴隨著這些思維的“瓶頸”:習慣為了節約金錢而浪費不可再生資源——時間;害怕失敗,輸不起,當然也贏不起;眼界不夠高,窮孩子不怕廝殺,只怕因為易于滿足而“慢性自殺”……
所以,樊勝美們,其實不是輸在家庭,而是輸在了思想。
-5-
培養“貴族思想”
打破家境天花板
《歡樂頌》一定程度上記錄和反映了讓人深感無力的現實:階層固化嚴重,“金錢和出身決定命運”的價值觀讓草根的大多數唏噓不已。但反觀周圍,我們仍然不乏“逆襲”的先例:出身于單親家庭的甲骨文軟件公司老總LarryEllison、出身農村的恒大老總許家印,等等。
跳出階層,難嗎?很難很難。可能嗎?不是不可能。
家庭和童年,是個人思想的土壤。要打破原生家庭帶來的局限,唯有給思想“松土”,跳出“稀缺頭腦模式”。比如,你可以這樣培養自己的“貴族思想”——
【1】理解父母,他們也是凡人,并非無所不能。不埋怨,是你自主改變的第一步。
【2】家庭與童年不是你失敗的借口,請相信自己的心理修復力。
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心理學、臨床醫師NormanGarmezy的研究表明,糟糕的童年不一定會影響未來,你對糟糕經歷的解讀,才是具有延續性影響的因素。“心理修復力”個體可控,運用好它,你也可以是人生“幸運兒”。
【3】走出舒適圈,不要害怕廝殺,更不要輕易滿足,努力尋求相對廣闊公平的平臺。
《歡樂頌》里的邱瑩瑩父母要求她必須留在大城市,看似過激,但也不無道理。不可否認的是,大城市有更多的機會、更自由的可能性、更多值得學習的精英、更文明的足以保障底層人群的規則。
【4】不要為了賺錢、省錢而忘了對自己進行長線投資。
通過閱讀、上網課、加入線上線下交流群等渠道,結交更多朋友,開闊視野,走出思維局限,逐漸培養自己的“精英思想”。
【5】修煉自己的核心技能,隨時做好把握時代機遇的準備。
“老干媽”過硬的品質是它的核心技能,把握住了貴陽修建公路的機遇,讓產品如同“蒲同英”一樣隨著沿路司機擴散,贏得了調味品界的成功。馬云的技術以及商業思維是他的核心技能,趕上了互聯網的大潮,開創了他的“阿里巴巴”王國。
把一手“好牌”打好不難,能把一手“爛牌”打好才更值得人稱道。手握“爛牌”更需要策略,記得不要僅僅埋頭拉車,更要抬頭認清前路。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